李白,那个被后世称为“诗仙”的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却展现出一种无比的豁达。他以豪迈的胸怀赋予了诗歌以永恒的美感,使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他的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美好。李白用自己的笔触,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篇章,让我们在苦难中看到了光明与希望。他是那个用诗歌抒发内心、疗愈伤痛的文士,也是那个深情与境遇相融合的豪放诗人。李白的哲思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不仅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更成为了千古流传的诗仙。
李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有壮怀激烈之志。他25岁离开蜀地,几经波折,直到41岁才诏供翰林。可唐玄宗要的仅是一个供他娱乐的弄臣,是为他宴请游玩助兴的御用文人,这和李白“为君谈笑静胡沙”的理想相差甚远。李白越来越厌倦这种无聊的生活,他整日饮酒,直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玄宗便渐渐有所不满。再加上他傲慢不羁,蔑视权贵,为朝中当权者不容,终被“赐金放还”,即被变相赶出朝廷。在离开长安前,李白回顾起起落落的半生,禁不住感慨世事艰辛及孤苦处境,遂写就一组乐府旧题《行路难》,今天我们赏析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性情豪放,朋友颇多。诗人欲要离开京城,好友为其饯行。这是一个奢华的宴会,有“金樽清酒”,有“玉盘珍羞”。朋友不惜重金置下美酒佳肴,但诗人是怎样的呢?是不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呢?不是,他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面对盛宴,他全无心情,毫无食欲,只是“茫然”。他放下杯子,停下筷子,拔剑在手,四处观望,心里却是一片茫然。连用了四个动词——“停”、“投”、“拔”、“顾”,尽显内心的苦闷、抑郁。如此这样,是因为什么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因为他想要渡过黄河,黄河已被冰川堵塞;想要登顶太行,又被满山大雪阻拦。这只是在说水上陆路全都不通吗?非也,这是在形象话出奸佞当道,前程受阻的现状。现实是如此不堪,那诗人的理想就此被击垮了吗?李白能这么脆弱吗?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怎能因此而绝望呢?他想到了渭水边盘溪垂钓的姜子牙,八十多岁被为所用,辅佐文王、武王开创了大周基业;他想到了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两个励志的典故又给他增添了信心,他也想像姜尚和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能得到重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尽管对未来充满信心,可世道艰难,仕途艰难啊!他要走的路在哪里呢?这是复杂情绪的再一次回旋。四个短句的连用,节奏急促、跳跃,逼真地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急切与不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经过前面的回旋反复,在此全诗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的格调:总有一天,他将长风破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横渡,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真是脍炙人口,它鼓舞了无数人勇往直前的不懈追求!是至今仍被时常引用的诗句。
这就是李白,在层层叠叠的感情变化后,在进退失据的复杂心理后,他倔强、执着的强大精神力量仍在,愤慨不哀怆,苦闷而不恓惶,他带给我们的是永不低头的傲骨和洒脱。
李白的理想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因而,大唐少了位郁郁不得志的官僚,但文学史上却多了位豪放、鲜活、卓尔不群的“飘然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