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中国历史中最年轻的汉武战神,传奇一生闪耀着让人震撼的光芒。他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带领军队征战四方,成为汉朝的不朽英雄。他无畏无惧,勇猛果敢,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智慧,赢得了民众和将士们的尊敬和爱戴。霍去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永恒的荣耀和英勇的传说。
中国历史中最年轻的汉武战神!名将霍去病短暂传奇的一生
来源:岱善亲子微社区
寒风烈,
铁弓破裂北国界。
马长嘶,
匈奴狂奔,华夏泣血。
横扫敌虏心如铁,
马踏祁连胡骑怯。
胡骑怯,
酒泉挥洒,
恶狼尽灭!
——诗赞西汉名将霍去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星如云,但是能够成为一代战神的屈指可数,霍去病就是最年轻的一代战神!十七岁时第一次出征亲自率领八百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随后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此时霍去病完全超过了卫青,是大汉王朝当之无愧的战神!然而令人无比心痛令人无比遗憾的是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虚岁)的霍去病离奇的英年早逝,那么一代战神霍去病英年早逝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一、为何会横空出世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西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任命为嫖姚校尉,两次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征,他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杀敌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国和当户,杀死单于祖父一辈的籍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比。按汉武帝的论功:他的功劳,在全军两次数第一,以一千六百户封为冠军侯,这一年他刚满十八岁。
十八岁,在我们这个年代,强者操控自己的专业游刃有余,但笑傲江湖稍欠功力;弱者身体已经长大成人,但仍活在襁褓之中!
回望千年,为何少年霍去病能够以18岁的年纪,驰骋沙场,狂飙突进,建立如此功勋?
这当然与汉武帝的刻意培养有关。
霍去病生于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他母亲卫少儿是卫青的二姐。建元三年,卫子夫为(武帝)夫人,卫青进为太中大夫。霍去病出生没多久,卫家受宠,连带卫青大姐、二姐的丈夫皆显贵。汉武帝也对身为私生子的霍去病恩宠有加,18岁时封为天子侍中。
从霍去病出生到做上侍中这期间史书没有记载。这与史载卫青的情况如出一辙:卫青进太中大夫后,下一次出现便是: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汉书》),中间跨越了9年!
他们这段时间在干什么?既然第二次出现便开始了军事生涯,则二人必然在汉武帝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同为天子近侍,肯定会对汉武帝的思路、作风非常了解。不问可知,二人肯定通过了汉武帝的考核,一出来便被委以重任。
那么谁更接近汉武帝?
窃以为,霍去病应该更接近汉武帝。
主要原因:生活环境相似。汉武帝和霍去病都是自小生活在富贵的环境下,会有很多人受他们驱使,相应的性格比较张扬。而卫青早年比较苦,为人家奴,相应的性格内敛,注意分寸。
因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较多,有些人便不太会计较得失,他们的目光会盯在事物的主要问题上面,相应的细节会忽略,甚至不关心他人。这一点汉武帝刘彻和霍去病也十分相似,比如:刘彻抱定与匈奴战斗到底的想法,到底要用多少粮,他不会去考虑,以至于后来国家打穷了,人民苦不堪言,于是下罪己诏承认过失。而霍去病打了胜仗回来,查看皇帝赐给他的军粮,辎重车里面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但他的士兵却还有忍饥挨饿的。
次要原因:汉武帝少年天子即位,意气风发,自视甚高。但一直被祖母窦太后压着,连带自己的新政被废,非常讨厌倚老卖老的人。加上后来卫青每次表现都比那些老将出色,这更加让他喜欢年轻的将领。所以越是年轻张扬,他越是高兴。霍去病正是如此!史记载:汉武帝要帮霍去病建房子,霍去病一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给予谢绝,何等的张扬,汉武帝越看越喜欢,更加宠爱。
人以类聚,看着霍去病,如看着少年时代的自己,所以想必汉武帝会更加爱不释手吧!
霍去病更像是汉武帝在部队里的替身。仿佛每一次战胜敌人,都是汉武帝自己操刀的,霍去病战绩越辉煌,汉武帝的满足感更高!所以,在汉武帝的操作下,一颗将星就这样诞生了。这真是想不红也难啊!
二、为何会如此年轻步入人生的巅峰
先看看霍去病获得了何种功绩:
霍去病自封冠军侯的第三年起,汉武帝4次派其出征。
元狩二年春(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命为骠骑将军,带万骑出陇西有功,先俘获单于王子,再狂飙千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汉书》中为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十七。(《汉书》增添语句,部队损伤达70%。战斗虽然大胜,但是自身损失也极大!)
当年夏天霍去病、公孙敖出兵北地郡,两队人马走散;张骞、李广出兵右北平,遇到了匈奴。
结果是公孙敖、张骞贻误军情,被判死刑,交了赎金,贬为庶人;李广4千人打几万,损失大半。唯独霍去病,再次深入匈奴,此次马踏祁连山,歼敌3万多人,俘获匈奴贵族一百多人,自身损失30%。
这次出战,史记、汉书均有一段很重要的话:诸位老将军部队、马匹、武器都没有霍去病的好,并且霍去病带领的部队都是他经过挑选的,敢于孤军深入的壮士。同时霍去病的部队很幸运,从来没有遇到被围的困境,但是其他人就不是那么幸运了。看的出不仅是汉武帝对霍去病全程照顾,连老天爷都在帮他,于是霍去病更上一层楼了。
打这以后汉武帝更加推崇霍去病。从另一方面来说,越是推崇霍去病,就越是讨厌失败和保守!
其后,便是霍去病人生最为辉煌的两次战斗,他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其一、元狩二年秋天,被匈奴单于迁怒并欲杀之的浑邪王,准备投汉。汉武帝怕他诈降,于是派霍去病带兵去迎浑邪王。浑邪王的不少部众见了汉军不想投降了,准备遁走。看见这种情况,霍去病当机立断,孤身入敌营,斩杀了8千不降者。最终数万浑邪王部众降汉。用汉武帝的话说:“此次,使河塞地区几乎消除了边患,有幸将永保安宁。”并且减少了北部三个郡的守卫部队,人民的徭役减轻了。
最后便是著名的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后续跟几十万步兵和转运物资的部队,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兵,准备与匈奴决战。为了不让其他人干扰霍去病的思维,汉武帝没有给他设置副将,并将所有敢于深入敌方战斗的士兵交给了霍去病。
原来准备霍去病从定襄出,狙击匈奴单于。后来抓到了俘虏,说单于东去,于是,命令霍去病从东边的代郡出发,截击单于,卫青从定襄出发。这无疑是汉武帝希望霍去病完成最后的不世之功,为自己培养的人才画上圆满的句号!他准备借此告诉世人,这世上,只有汉武帝才是最厉害的,他用的人一代更比一代强!
但是霍去病并没有碰见单于。即便如此,他的斩获要超过卫青许多——卫青没有抓到单于,与单于一战,双方伤亡比1:1,战役结束,共斩获1万9千多人。
而霍去病长途奔袭两千里,斩获7万多人,俘获匈奴三王,83贵族,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战损十分之二。
经此一役,漠南无王庭,一举打败匈奴,保证了长城以北的安全。
班师后,霍去病受到了封赏,他的手下多人封侯。反观卫青那边,大将军未赏,无人封侯。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没能抓到匈奴单于吧!后来汉武帝设置大司马职位,封赏了两人,但是卫青那边权势日渐衰退,霍去病冉冉升起。很多人都转而侍奉霍去病去了,此时他到达了人生的顶点!
汉武帝何以厚此而薄彼,为何在过去的几次战役中,只单单让年轻霍去病出手,助其成功呢?
有一种言论,认为汉武帝知道卫家日益显贵,为了防止他一家独大,就决定另外弄一个人出来与之抗衡,这便是霍去病。后来发现霍去病心向着卫青(射杀李敢事件),于是,谋害了霍去病,使得一代将星23岁而亡。
对于霍去病的死亡众说纷纭,主要说法三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霍去病是正常病死的,病死的原因是在打仗的时候沾染上了瘟疫。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汉武帝令人除掉了霍去病,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稳定,打压卫青家族在朝廷中的强大实力。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卫青家族势力下的手,因为在汉武帝的扶持下,再加上霍去病的战功卓著,霍去病已经渐渐取代了卫青在军中的地位,纵然卫青心胸宽广能够容忍,但是卫青家族的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人,特别是卫青家族背后有着平阳公主和太子皇后的势力,他们绝不会容忍卫青的军权被剥夺、卫家的势力被打压,从而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第一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
1、所有的史书中从未见霍去病身体有何不适的记载,而且与霍去病同一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关于此事的记载也颇值得玩味。他在《史记》中只用了一个“卒”字来写霍去病之死,却详细记载了汉武帝为霍去病举行盛大葬礼的全过程。以其写史的态度,这只能解释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霍去病的死因,也就是说官方有意隐瞒或者封锁了消息。至于病死之说,只怕司马迁本人也是不相信的,所以才没有将这种说法写在《史记》中。
2、霍去病十七岁就纵横沙场,身体素质非常过硬,20多岁正是身体最健壮的时候,而且他死亡的日期距离最后一次征战沙场已经过去了两年,是什么样的瘟疫可以潜伏两年才致人于死地?
3、如果是在长安爆发的瘟疫,那绝对不可能只有霍去病一个人感染上,同时期史书中没有任何关于长安附近爆发瘟疫或者发生重大亡人事件疾病的记载。
第二种说法更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1、汉武帝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扶持了一个可以同卫青家族相抗衡的军中战神,怎么会令人除掉霍去病让卫青家族势力一家独大呢?
2、当时匈奴势力还是非常强大,霍去病是大汉王朝最擅长长途奔袭骑兵作战的军神,大战在即汉武帝怎么会自毁长城?
3、有人认为霍去病不愿意当做制衡卫青势力的棋子,反而不断讨好卫青家族,让汉武帝觉得卫青霍去病二人结盟对抗自己,所以忍痛动了杀心。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汉武帝为什么不杀掉威胁更大的卫青保留霍去病呢?退一万步说汉武帝就是要杀掉霍去病,当霍去病当着众人的面杀掉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李敢的时候,按照法度为了安抚人心,汉武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名正言顺杀掉霍去病,然而汉武帝救了霍去病。
第三种说法高估了卫家的势力,低估了汉武帝对朝堂的控制力,理由如下:
1.后来的江充害的卫家家破人亡,最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太子和皇后,太子刘据在没有退路的情况造反才杀掉江充,一个小小的江充都要太子造反才能杀掉,名震天下掌握大军的大汉帝国的战神岂是江充之鼠辈可以比的?
2.如果霍去病真的是被人害死,以汉武帝为人就算没有证据也会在长安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但是在霍去病去世后长安城很安静,并没有异常发生。
3.后来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汉武帝任命为辅政大臣权倾朝野,霍光后来还立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皇帝。如果霍去病真的是被卫家害死的,霍光怎么会拥立刘据的孙子为皇帝?
所以以上三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那么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翻阅史书仔细推敲,笔者认为霍去病是死于错综复杂政治环境的逼迫、性格孤僻心高气傲的人生缺陷、年轻气盛冲动的结果、无法抗争甘愿放弃的人生悲剧,所以在经过长达两年的痛苦煎熬中,一代战神霍去病郁郁而终。具体理由如下:
一、霍去病是死于错综复杂政治环境的逼迫。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是卫青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把他培养成人,教会他打仗,从霍去病作为私生子的角度来说他心中把卫青当做父亲一般对待。后来卫青把霍去病介绍给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喜欢霍去病的性格和军事能力,但是后来汉武帝逐渐把霍去病当做制衡卫青家族的棋子。一面是培养自己长大如同父亲一般的舅舅,一面是破格提拔自己天威不可测的皇帝,这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该如何办?他两面都不愿意得罪,最后却把两面都得罪了,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和指责让他痛苦不堪。
二、霍去病是死于性格孤僻心高气傲的人生缺陷。
他这样性格的人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朋友的,他的手下又大多是匈奴降将,跟着他只是为了功名利禄,不可能有什么感情。而漠北大战之后,卫氏集团跟霍去病的矛盾也激化了,几乎没有亲情可言。这样一个缺乏情感、孤独的人,又心高气傲不愿意示弱于人,只能折磨自己,纵情声色犬马拼命放纵折磨自己。
三、霍去病是死于年轻气盛冲动的结果。
霍去病是一个重情的人,漠北之战后,由于汉武帝刻意地尊霍抑卫,卫氏集团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对霍去病也疏远了许多,这让霍去病感觉到了亲情的缺失。他急于同卫家搞好关系,此时有人暗中挑拨他就不计后果在朝堂上挑头请立三皇子为王,从而铸下大错。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武将干预皇帝家事,霍去病作为汉武帝亲自培养出来的,他却公然带头站在太子一边,给汉武帝带来的震怒可想而知。霍去病在事后必然后发现自己已经酿成大错,更加自暴自弃只求一死。
四、霍去病是死于无法抗争甘愿放弃的人生悲剧。
漠北之战后,李广自杀,李氏族人都认为是卫青从中捣鬼,是以大多心有不忿。李敢怒而击伤卫青,但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起来。后来霍去病在极度痛苦煎熬中决定为舅舅做最后一件事,霍去病故意当着所有人面在皇宫中公然射杀了李敢,求死之心暴漏无疑。虽然汉武帝没有杀他,但是他的心已经死了,永远救不活一个一心求死的人。
千古江山,英雄少年,勇冠三军,
封狼居胥,大汉统帅谁敢当?
出身卑微,性格孤僻,环境逼迫,
内心煎熬,一代战神霍去病!
史料一、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就是发生在上述漠北之战卫青这一支的事情。李广分属卫青带领,此时已经60岁,知道可能没有机会再建功立业了,请求卫青派他为前部,与单于决战!但是“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汉武帝秘密的对卫青说:“李广已经老了,而且他的运气太差,你不要让他跟匈奴做正面!估计这样就会搞不定了。”
这李广号称飞将军,武力不在话下。但几次出战,一次被俘,再一次4千被几万人围殴,均没有机会获得战功而封侯——留下了“李广难封”的典故。这样看,说他点背也不为过。
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还是要让卫青带上李广呢?因为此次出战前,李广自己去找汉武帝请战的!
“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李广请战多次,汉武帝沉默许久才同意,心里极其不愿让他去,才后来暗中叮嘱卫青的。
史料二、同样是漠北之战。战役结束后,汉武帝大肆封赏霍去病一支,多人封侯。而“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卫青在这个战役里做错了什么?无非就是匈奴单于没有抓获或者打死!他带领的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迷路,居然都没有参加会战,最后一人自杀,另一人交了赎金,贬为庶人!
卫青这一支有过,但是起码会战打败了单于,歼灭了1万9千多敌军,至于那两个将军迷路,这与卫青关系不大?至少其他人应该有封赏。
史料三、重要的一点,汉武帝这年38岁!是一个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年纪。也就是发生漠北大战的这一年,战前汉武帝同诸位将军们商议说:"翕侯赵信替匈奴单于出谋画策,认为汉朝军队不易越过沙漠,如今派大军出击,势必能达成我们的目标。"
要知道,数十万人跨越茫茫大漠,与匈奴决战,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准备多少粮食、战马。皇帝辛辛苦苦帮将军们准备好了一切,你们都得好好干!毁了破匈大计,你们提头来见!
再加上之前笔者说的:汉武帝少年天子即位,意气风发,认为这世上数他自己最牛!喜欢锐意进取的年轻人,非常讨厌倚老卖老的宿将,更别说失败的宿将了!所以,他不允许有老将跟在霍去病旁边,生怕老将的沉稳影响霍去病长途奔袭,大开大合的战略方针!
由此,结论是:汉武帝将与匈奴作战作为他人生的头等大事!不允许任何人出纰漏,不管他是何种原因!只要你输了,我就短时间不会用你。38岁如此,越向前,汉武帝越年轻,越容不得失败!
放在卫青身上更是这样。你是我汉武帝培养的人,别人可以失败,可以有纰漏,唯独你,必须全胜而还!因为,你卫青失败,有瑕疵,就意味着我汉武帝看人有瑕疵!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元朔六年之后,卫青被雪藏的原因!那一年,卫青带领的队伍出了问题:"是岁,失两将军军,亡翕侯,军功不多,故大将军不益封。“汉武帝大失所望!卫青带出来的苏建全军覆没;而赵信带着残余投靠匈奴,从此为匈奴谋划计策。虽然那一仗歼敌万余,仍然不能抹平汉武帝心中的怒火!卫青已经退化了,变得跟那些老家伙一样了!汉武帝认为,只有像卫青先前那样,长驱直入才能获得胜利!碰巧这时,霍去病出现了,而他的作战方针,令汉武帝高兴异常。
于是,汉武帝将所有最好的资源给了霍去病,年轻的天子,又感受到了胜利的召唤!我助你辉煌人生,你替我征战天下!“好的!”稍显稚嫩的年轻人点了点头,踏上了征程!
于是乎,一代名将,借天子之威,御万众死士;深谙霸王战法,内含灭敌誓言;泽被上苍鸿运,故创不世之功勋!
就这样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战神(没有之一),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千年来让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世人永远记得是他打破匈奴骑兵天下无敌的神话,对捍卫大汉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世人永远记得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第一次征战就大破敌军,几年时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长为一代战神!
来源:岱善亲子微社区